来源:金融界 |2023-06-26 13:52:05 |
1
策略观点:股市很难连跌两年
(相关资料图)
Q2股市再次走弱,部分投资者对未来股市再次回升信心不足,我们认为,这种信心不足更多源于高频数据的跟踪,但从长期视角来看,现在应该逐渐积极乐观,因为A股的波动规律正在由牛短熊长变为牛长熊短。2000-2010年,股市PB波动非常剧烈,2000年和2007年牛市高点估值很高,随后需要消化估值的时间也会更长,所以2000-2012年股市呈现出牛短熊长的特征。2015年和2021年的牛市高点,股市整体估值高点相比之前大幅下降,所以随后进入熊市消化估值的时间也会缩短,2014-2021年股市呈现出牛长熊短的特征。鉴于2022年10月底股市估值调整已经到了历史较低位置,牛长熊短可能会是A股新的波动规律,2022年经历过接近1年的熊市后,我们认为2023年战略上是需要乐观的,在战略上乐观的基础上,战术上Q2又经历了持续的调整,所以Q3在战术和战略上都应该逐渐乐观。
(1)A股很难连跌2年。Q2股市再次走弱,部分投资者对未来股市再次回升信心不足,我们认为,这种信心不足更多源于高频数据的跟踪,但从长期视角来看,现在应该逐渐积极乐观,因为A股的波动规律正在由牛短熊长变为牛长熊短。如果以2000-2014年的上证综指为经验,能够总结出A股牛短熊长的经验,因为2001-2003、2004-2005、2011-2012年都是熊市,而牛市只有2006-2007、2009年。但如果以2014-2022年的经验来看,反而能够总结出A股牛长熊短的特征,2015年下半年、2018年和2022年的熊市均不超过1年,而2014-2015年中、2016-2017年、2019-2021年,市场均偏强。
如果牛长熊短是新的规律,2022年经历过接近1年的熊市后,我们认为2023年战略上是需要乐观的,在战略上乐观的基础上,战术上Q2又经历了持续的调整,所以Q3在战术和战略上都应该逐渐乐观。
(2)GDP和房地产景气度会影响牛熊市,但熊市长短还取决于估值。历史上两次长时间熊市主要是2001-2005年和2011-2012年。观察这两段时间的经济状态,2001-2005年,整体经济和房地产景气度很好,特别是2003-2004年,期间在2001-2002年和2004-2005年出现过两次经济下行,但下降幅度持续时间均比正常的库存周期时间更短。2011-2012年,GDP增速中枢和房地产景气度均下台阶,经济下降速度快于大部分经济周期,但下降时间约2年,和2014-2015、2018-2019年经济下降时间差不多。所以从经济表现上能够看到,2001-2005、2011-2012年股市熊市时间更长,并不主要源自于经济下降压力更大。
而从估值来看,两次A股的长时间熊市,均和估值有关。2000-2010年,股市PB波动非常剧烈,2000年和2007年牛市高点估值很高,随后需要消化估值的时间也会更长,而2015年和2021年的牛市高点,股市整体估值高点相比之前大幅下降,所以随后进入熊市消化估值的时间也会缩短。2001-2005和2011-2012年,股市调整1年的时候,估值均未达到较低水平,所以下跌时间更长,而2022年10月底的估值已经达到历史上熊市低点的水平,所以2023年指数战略上偏弱的空间很小。
(3)美股去年10月以来的上涨,也符合美股牛熊周期的时间规律。部分投资者对去年10月以来美股的持续强势有些不理解,我们认为,这也是因为投资者对美股熊市的时间规律认识不够。从数据统计来看,1953年以来,美国标普500指数有21次下跌超过14%的调整,只有6次持续的时间长达17个月以上,美股大部分剧烈的调整均会1年内结束,而且调整的时间长度和经济下降持续的时间相关性不大。
(4)策略观点:政策预期驱动6-7月第一波上涨,盈利预期回升驱动8-12月第二波上涨。3月初以来万得全A指数整体是震荡下行的,是去年底熊市结束后,指数的第一次长时间回撤,其性质可以类比历史上牛市初期的战术性调整(2013年2-6月、2016年4-5月、2019年4-7月)。我们认为,随着近期货币政策的调整,股市大概率已经进入新的上涨趋势,这一次上涨大概率会分成两个阶段。第一阶段(6-7月),市场会在政策微调的影响下,出现月度的反弹。之后由于盈利验证和政策预期兑现的影响,7月的某个阶段可能会有阶段性小调整。8-12月,随着经济库存周期下降到达尾声,大部分行业可能会提前开始预期2024年的盈利周期回升。
行业配置建议:配置风格偏向进攻,先布局超跌消费链、地产链,中特估和TMT处在第二波上涨的过程中,Q3重点关注周期。(1)消费链、地产链:虽然今年的经济恢复波折较多,但我们认为无需过度悲观,后续可能会出现政策微调,整体存在超跌后预期修复的上涨机会。(2)中特估&TMT:这些板块前期的调整主要是交易拥挤后的调整,从战略上,由于经济尚未恢复,大部分板块盈利验证一般,所以有长期逻辑的中特估和TMT依然会有机会。(3)Q3建议关注周期:周期股当下受到全球库存周期下行的影响,整体偏弱,但随着库存周期下行逐渐进入尾声,2023年Q4-2024年,宏观需求存在回升的可能。考虑到长期产能建设不足,需求、供给和估值可能会共振。
2?
上周市场变化
上周A股主要指数均下跌,上证50(-3.15%)跌幅最大,创业板50(-2.85%)跌幅第二,申万一级行业中,国防军工(2.78%)、汽车(0.74%)、通信(0.26%)领涨,建筑材料(-6.01%)、传媒(-5.98%)、商业贸易(-5.09%)、房地产(-4.68%)领跌。概念股中,区块链(7.28%)、ChatGPT插件(5.24%)、中船系(2.75%)、太空旅行(2.71%)领涨,激光雷达(-19.04%)领跌。
风险因素:房地产市场超预期下行,美股剧烈波动。
来源:券商研报精选
责任编辑:【henankuaibao】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