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川观新闻 |2023-08-07 21:27:48 |
见四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三县衙门历史文化街区:在传承与创新中唤醒千年古镇活力
青纯 杨柳 四川在线记者 雷倢 摄影报道
一湖、两河、三寺、七街、九巷子,位于成都市双流区的黄龙溪古镇有着2100多年的历史。古镇里,清代穿斗式木结构传统建筑极具风味。
古镇中的三县衙门历史文化街区始建于清代,有全国唯一现存的三县衙门旧址。“整个古镇的结构就像是一条水龙,有龙头、龙身、龙尾。沿着小溪一直走下去,最里面就是核心古镇区,三县衙门就位于此处。”站在黄龙溪古镇的入口处,黄龙溪古镇景区工作人员温夏燕介绍道。
三县衙门历史文化街区所在的黄龙溪古镇。杨柳 摄
8月3日,记者来到三县衙门历史文化街区,探寻其魅力。
沉浸式剧本杀、文旅康养,老街区兴起“新潮流”
走在黄龙溪古镇,随处可见玩水的人们。在龙潭广场、镇龙街、龙尾戏水区,游客们正在欢快戏水。
温夏燕介绍:“古往今来,黄龙溪古镇都是一个以水文化为主的古镇。此外,黄龙溪古镇也是三县之地交通枢纽。”
“历史上,黄龙溪属于华阳县、彭山县和仁寿县的‘金三角’地带。彼时,这里的民事、经济纠纷和匪患时常困扰三县,因此,三县共同设立三县衙门,共管民事、水政和匪患。”温夏燕说。
走到三县衙门门口,记者看到右边有个大鼓。左边的墙面书写着:君子不患位之不尊,而患德之不崇。过道右边的揭事栏,记载了引锦江水灌溉三县万亩良田的水利历史,以及三县衙门共管共治、为民办实事的故事。
走出三县衙门,便是三县衙门历史文化街区。青石板的路面、木制的房屋……穿着汉服的游客行走在街区,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街巷之中。
三县衙门历史文化街区所在的黄龙溪古镇。杨柳 摄
“街区还有许多当铺、茶楼的场景,都可以提供给一些剧本杀商家免费使用。因此,也有许多‘沉浸式剧本杀’业态入驻,‘剧本杀+特色民宿+地道美食’的模式吸引了许多年轻人。”温夏燕说。此外,由于黄龙溪距离合适、环境优美、空气清新,不少周边老人,都选择搬到古镇养老。
黄龙溪镇党委副书记王宁介绍,古镇正积极探索打造各类景区沉浸式文化消费场景,向游客展示古镇创新融合新面貌,不断提升游客体验品质。
烧火龙、打更,保留多种传统民俗文化
“前不久,这里举办了2023年首届黄龙溪端午龙舟大赛,吸引了54支队伍、500余名队员参赛。”温夏燕说,这是古镇时隔23年再次举办端午龙舟赛。“今年再启端午龙舟赛,既是锦江、鹿溪河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的重要体现,也是黄龙溪古镇厚重历史文化基因、古镇魅力进一步释放的表现。”
除了龙舟赛,古镇锦江湖面上还举办了桨板赛。桨板作为一种新兴的潮流玩水方式,与传统古镇结合,碰撞出了新的火花。
“民俗文化是古镇的一大特色。”温夏燕介绍,古镇每周都会表演“烧火龙”。随着铁水抛洒空中,火花从红色变为橙色再变为白色,照亮现场。伴随着欢快的音乐,舞龙队伍登场,高举纸龙在火花中舞蹈。
“起初,‘烧火龙’表演用的是烟花,后来变成打铁花,‘烧火龙’的精彩是一定要在现场观看才能够体会到的。”温夏燕说,黄龙溪被誉为“中国民间艺术(火龙)之乡。”
2009年,“黄龙溪火龙灯舞”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这里还保留了川剧座唱、打更等传统民俗项目。
“我们以龙文化为核心,整合府河号子、川剧座唱、幺妹儿灯、牛儿灯、女子龙等在地文化资源,壮大演艺团队,进一步激发传统文化活力。”王宁说。
行重庆
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:保护历史空间格局 延续千年魅力
李秋燃 重庆日报记者 申晓佳
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地处闹市,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。
在这里,千年历史与新锐业态和谐共存,仅在今年端午节假期,就有超过22万名游客涌入磁器口,深度感受历史韵味。
7月20日,记者来到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,探寻历史空间格局,寻找磁器口独特魅力的秘密。
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 。图片来源 重庆日报
想看原生态山水环抱格局,就来磁器口
磁器口古镇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磁器口最早名为白岩场,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(998—1003年)。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李和平介绍,天然的山水格局是磁器口的第一重魅力。山环水抱,是对磁器口街区结构布局的诠释。李和平表示,磁器口是重庆完整的山水格局街区的典型代表。
从空中俯瞰,磁器口正街、磁器口横街、幸福街、金碧街4条街道和黄桷坪巷、温家巷、郎家巷等10条巷子,形成了“鱼骨状”街巷格局。磁器口历史文化遗产也颇为丰富,街区内包括文保单位12处,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3处,历史建筑2处,传统风貌建筑约670处。
图为: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 图片来源:重庆日报
重庆市优秀历史建筑宝善宫,就是磁器口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。这是一座穿斗式木结构建筑,建于清代。院落由一层层台地组成,建筑随着地势逐步“长高”。第一层台地上,可以品盖碗茶,看川剧“变脸”表演;第二层台地上,是磁器口古镇书法创作基地;第三层台地上,有一座百家姓文化馆。
在黄葛树下,听跨度百年的“老龙门阵”
磁器口的第二重魅力,是厚重历史与当代潮流的融合。
从曹青的曾曾祖母辈开始,四代人在磁器口翰林院的老建筑里生活。如今,始建于清代的翰林院中开起了一家名为“老地方”的民居特色茶馆,茶馆的主人是曹青的父亲曹培熊。“我见证了磁器口的几次‘变身’,也见证了茶馆的发展繁荣。”曹青说,过去的磁器口有火花塞厂、丝纺厂、鸽牌线缆厂等单位,区域内有电影院、医院、学校、小吃店、杂货铺等,基本“自给自足”。但随着社会发展,区域内的多个工厂迁走,街区陷入了落寞。
直到2000年,磁器口启动保护性开发,大批人流涌入。昔日安静的街巷变得人声鼎沸,不少老居民都把临街房屋租给店铺,当起了房东。
曹家居住的翰林院,紧邻磁器口历史街区东南门,是一处闹中取静之地。因此,曹培熊选择在自家院坝里开一个茶馆,让来往游客休息喝茶之余,还能听一听磁器口的历史和故事。
历史文化街区将不断“焕新”
文化是磁器口的第三重魅力。如今,沙磁乱针绣、毛血旺、川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,在磁器口传承延续。
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。图片来源:重庆日报
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沙磁乱针绣”传承人罗泽霖介绍,“沙磁乱针绣”将画理与绣理结合,以错综复杂、长短不一、交叉重叠、分层加色的富于个性的“乱针法”,在作品中呈现出细微光感和颜色的变化。
磁器口的魅力将在“焕新”中延续。
磁器口的规划修编工作在2019年完成。沙坪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刘源介绍,修编后的保护规划更符合新时代新重庆发展要求。在尊重街区历史、保持原貌和历史氛围的前提下,磁器口将采用城市更新的方式进行街区保护和改造。
今后,磁器口将打造文商旅融合的歌乐山—磁器口大景区,形成磁器口的古镇游、滨江游文创产业游、特钢和重庆大学创意产业园工业遗产游、歌乐山乡村休闲游以及白公馆和渣滓洞的红岩文化游优势互补、共同发力。
责任编辑:【henankuaibao】
关键词:
join和joinin的区别takeapartin,join和joinin的区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