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|2023-06-14 21:24:38 |
【资料图】
眼下,夏收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。我市各地通过政策扶持引领,积极推广秸秆离田技术,让秸秆变废为宝,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“双赢”。
在滨海县天场镇绿杨村小麦收割现场,散落在田间的秸秆正被抓草机“吸走”,经过旋转、压实、打捆,一个个硕大的麦秸整齐地摆放在麦田里。
盐城秸茂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负责人潘照:“每套机械设备大约在每天能完成1500亩左右,前面所有的大户收,收结束之后我们及时配合,紧跟着就是离田,打捆结束,清运结束。”
秸秆离田既方便了农户整理土地,提升土壤肥力、促进增产增收,同时也减少了环境的污染,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。
种植户黄军模:“离田以后,秧苗跟种子全部直接接到泥土,存活率相当高的,第二个,对虫害这一块相当好的,剩余的小秸秆在田里用大机粉碎,粉碎过以后,后来大机一(耕),在田里面又提高土壤的活力。”
提升秸秆离田效能,延伸农业产业链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在亭湖区黄尖镇,小麦秸秆快速离田后,这些田间“宝贝”大多运输到四川、云贵等地,制作成为牛羊饲料或发往电厂实现秸秆燃料化。
盐城市东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徐亚东:“现在离田大概8000多,我们大概这一季麦季大概收储量在1.3万吨左右。”
记者了解到,今年“三夏”期间,全市各地制订奖补政策,建立小麦规模种植点秸秆离田清单,做好种植主体、秸秆离田主体和秸秆利用主体的对接,签订秸秆离田服务协议,落实秸秆离田机械装备和秸秆堆放场地,确定小麦千亩及以上规模点256个,离田面积84.31万亩。截至6月12日,全市小麦秸秆已离田59.31万亩,进度达70.34%。
责任编辑:【henankuaibao】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