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今日热点网 |2025-07-25 21:24:43 |
“张叔,镜头往左偏点,对,让李子挂着枝桠的样子露出来——这样拍,城里顾客看了更有食欲!”7月的内江东兴区双桥镇,青脆李压弯枝头,29岁的冯吉辉蹲在果林里,举着手机指导果农调整拍摄角度。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胸前的党徽上,闪着温暖的光。
作为四川博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、内江市互联网行业团工委兼职副书记,这位“95后”青年正以新媒体为笔,在家乡的乡村振兴、公益服务、青年就业等领域书写着温暖的答卷。
助农直播:从“5万斤滞销”到“云上吆喝”的蜕变
故事要从2022年夏天说起。当时,双桥镇果农张大爷望着5万斤青脆李烂在枝头,急得直抹眼泪:“往年这时候早卖光了,今年收购商来得少,再拖下去完了。”
消息传到冯吉辉耳中,他连夜组建了12人的“助农直播志愿队”。“咱们不能让老乡的心血砸手里!”他带着团队扛着设备扎进果园,白天拍李子生长环境、试吃口感,晚上架起补光灯开直播。“家人们看这个青脆李,咬一口嘎嘣脆,甜得掉牙!”他边试吃边讲解,屏幕里的订单不断跳动。三天时间,5万斤李子全部售罄,果农们攥着10多万元货款,笑出了泪。
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”冯吉辉没停下脚步。接下来的一个月,他在创业中心开起“直播带货训练营”,从设备使用、文案撰写到短视频剪辑,手把手教村民“触网”。“以前我们只会等贩子上门,现在自己开直播,订单直接‘叮咚’到手机里!”如今,双桥镇已有20余户果农成了“带货主播”,“网络直播销售+种植能手”的产业链越擦越亮。
公益守护:从留守儿童到户外劳动者的“温暖地图”
助农直播只是冯吉辉公益拼图的一角。他的脚步,始终追随着最需要关爱的群体。
2023年盛夏,一则“留守儿童渴望亲情”的新闻刺痛了他。“屏幕里孩子盯着手机里父母的视频,小手紧紧攥着衣角……”他立刻报名参与共青团内江市委发起的“小甜橙——捐物赠暖齐献爱心”活动。跑遍城区文具店挑选书包、文具,蹲在仓库清点物资,他和志愿者们把1万多元的“爱心包”送到了乡村小学。“冯哥说,党员要带头,他的话让我们年轻人也想成为光。”志愿者小李说。
2024年7月,内江气温飙至40℃。冯吉辉的目光转向户外劳动者——环卫工人凌晨扫街的背影、快递小哥顶着烈日爬楼的汗水、民警在高温下疏导交通的身影……他发起“致敬最美劳动者”活动,自掏腰包5000元购置清凉包,逐一送到一线。“这天儿,喝口冰水解暑,比啥都强!”接过清凉包的环卫阿姨竖起大拇指。
同年11月,寒潮来袭。冯吉辉又忙开了:为“壹基金温暖包”活动奔走,最终筹集到1040个温暖包(总价值20万元),里面装着棉衣、棉鞋、护手霜、彩笔套盒……他和志愿者们冒着寒风,把包裹塞进孤儿、困境儿童的手里。“哥哥,这个彩笔能画彩虹吗?”一个拆包的小女孩仰起脸问。冯吉辉悄悄按下手机录像键:“看,这就是公益的意义——让每个冬天都有温度。”
从2022年至今,他的公益清单上已记下180余场活动,通过发起各项活动捐赠物资超200万元。
创业担当:新媒体赋能下的“双向奔赴”
如果说公益是冯吉辉的“初心课”,那么创业则是他的“实践课”。
作为内江本土新媒体领域的“领头羊”,他打造的“内江身边事”品牌已成为当地“顶流”——覆盖新浪微博、抖音等20余个大V账号,总粉丝超500万,是甜城人手机里的“生活指南”。“我们不仅要传递本地资讯,更要成为连接家乡与世界的桥梁。”他说。
这份“桥梁”作用,在青年就业领域尤为凸显。2024年,他联合东兴区商务局、团区委开展“职等你来”主题直播,4场直播吸引50万+观看、40万+点赞,收到简历300余份。“很多大学生通过直播了解家乡企业,选择留在内江。”冯吉辉说,他的公司已为150余名大学生提供就业、实习指导,还向腾讯地方站、新浪微博地方站等输送了优秀人才。
“作为青年党员,‘担当’不是口号,是干出来的。”他说。近年来,他带领团队获评“内江市十佳志愿服务单位”,个人先后斩获“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”“四川省正能量网络达人”等荣誉。
未来:公益路上,他永远“在路上”
采访尾声,冯吉辉翻看着手机里的日程表:下周三要去威远县策划新的助农直播,月底要带着“乡村振兴青年服务队”进村调研……“公益不是施舍,是点燃希望的火种。”他说,“我在帮助他人的同时,也收获了无数温暖——果农递来的李子、孩子画的彩虹、环卫阿姨的一句‘谢谢’,这些都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。”
从“95后”创业者到“暖心党员”,从直播间到田间地头,冯吉辉用新媒体笔触写下的,不仅是一个个温暖的故事,更是新时代青年“将个人理想融入家乡发展”的生动注脚。正如他所言:“我会一直走下去,用小行动,让更多人感受到甜城的温度。”
责任编辑:【henankuaibao】
关键词:
大河向东流哇,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……继联名《红楼梦》后,益禾堂再度聚焦中国经典文学四大名著,历经一年筹备,于2025年1月9日正式上线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