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鹤壁市鹤山区2015年被确定为国家独立工矿区试点以来,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,优化服务功能,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.7%,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.2%,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增长19.2%。
因煤而建、因煤而兴,却也因煤而衰的河南鹤壁市鹤山区,2015年被确定为国家独立工矿区改革试点。鹤山区以此为契机,顺势而为、乘势而上,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,大力培育接续替代产业,持续改善基础设施,努力优化服务功能,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向好。
鹤山区委书记李海章介绍,2015年~2019年,鹤山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.7%,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.2%,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.7%,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、年均增长13.3%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由2015年的915家增长到2019年的3407家,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增长19.2%,由2015年的2家增长到2019年的24家,市场活力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。
由黑变白的基础产业
鹤山区是鹤壁市煤炭资源最集中的城区、河南省煤炭主要开采地和输出地之一,累计探明煤炭储量7.04亿吨,河南煤化集团鹤煤公司2/3的矿井在鹤山区境内。
随着国家和省煤炭资源整合关停小煤矿政策的实施,2008年全区地方煤矿全部关停,到2016年仅剩鹤煤公司3家国有煤矿。鹤山区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,在土地、资源、环境等方面付出巨大牺牲,辖区内矿区面积达90平方公里,煤炭采空区达79处、30.6平方公里,占全区面积的22%。城市基础设施陈旧破败、公共服务水平低下、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,辖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差,鹤山区人口曾阶段性出现大量外流现象。
一煤独大优势不再,鹤山如何发展?区长张超说,区委区政府立足实际和比较优势,积极谋划,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。
首先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及深加工产业,以河南省投资集团煤炭储配交易中心为龙头,打造亿吨级煤炭电子商务交易平台,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煤炭物流储配交易中心;其次是精细化工产业,以西安蓝晓、四川利尔等主板上市企业为龙头,重点发展高端橡胶助剂、离子交换树脂、医药中间体产业,打造全国一流化工园区;再次深入挖掘辖区旅游资源潜力,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产业,使其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。以五岩山景区为龙头,打造五大旅游板块。累计投资2.5亿元,实施独立工矿区五岩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、鹤壁窑遗址博物馆等项目,旅游开发按下了“快进键”。五岩山景区成功创建辖区首家国家4A景区,王家辿村被评为“中国最美休闲乡村”“中国传统村落”“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”,西顶村获评“全国森林康养基地”;阿斗寨景区成功与四川梦幻文旅集团签订合作协议,致力打造国家4A景区;南山生态公园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公园,围绕“三源”(鹤之源、瓷之源、煤之源)文化资源,完成鹤源古街改造工程,新建鹤壁窑博物馆并对外免费开放,鹤壁集古镇焕发新生机。
由旧变新的基础设施
作为老矿区,城乡基础设施陈旧不畅是鹤山经济发展的痛点,区委区政府就把“补欠账”作为重中之重,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。
据常务副区长张育文介绍,全区累计投资8亿元,实施独立工矿区城区道路改造提升、生活垃圾收运、客运站及公交转运站、集中供热、供气等项目,新建改造总计14.2公里的中山路、鹤源路南段等城市道路11条,城区主干道由原来的2条增加到11条,拉动城市框架扩大1.5倍。新改扩建城市供水管网4.5公里、排水管网29.5公里、供热管网87.8公里,城区集中供排水、供热实现全覆盖,结束辖区无集中供排水、集中供热的历史。先后建成第一个客运站、第一个垃圾转运站等;累计投资5亿元,实施独立工矿区清洁能源供热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美丽乡村、县乡道路等项目;实施工农渠、北干渠修复工程。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,有效改善了辖区工农混居的局面。
辖区内因采煤受损房屋已成为群众生活的痛点,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、分步推进,有序实施村民搬迁安置。先后投资3.5亿元进行危房改造和整村搬迁,累计改造受损房屋1217户,实施韩林涧村、龙卧村等采煤沉陷村庄的整村搬迁工程,新建房屋1381套、3.1万平方米,惠及群众1749户,集中安置在鹤壁集和中山城区,搬迁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。完善安置小区配套设施、优化公共服务、拓宽就业渠道,搬迁安置群众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和企业就业,确保群众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。
由灰变绿的生态环境
长期的煤炭开采,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,也带来了环境污染,造成生态破坏。
鹤山区将生态建设纳入全区重点提升工程,结合污染防治攻坚,开展生态修复,累计投资4亿元实施了独立工矿区鹤壁集城区环境整治、中山城区环境整治、鹤壁集北部片区环境整治、汤河羑河河道水系综合治理、南山森林公园生态修复、采煤沉陷生态治理等项目。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但在鹤山,生态修复成了当务之急。根据修复规划,推进实施22处露天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和26个煤矿塌陷区治理,完成造林绿化11.9万亩、修复矿山2.2万亩,创建全国森林乡村3个、全国森林康养基地1处,建成南山森林公园、凤凰山公园等4个公园,修建城市游园广场18个,建成辖区首个矿山公园——中山公园,森林覆盖率、城市绿地率、绿化覆盖率均居全市前列。先后实施了汤河、羑河、金线河等河流生态保护项目,完成了引淇入羑工程,促进水生态建设,构筑“水安、水畅、水活、水清”的城市水系。持续抓好“散乱污”企业动态清零,辖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。
由弱变强的公共服务
作为老矿区,“重生产、轻生活”的模式造成城市的畸形发展,基础设施年久失修,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。城区管网老旧,雨污不分,污水管网还未实现全覆盖,污水处理厂建设标准不高,亟待提标改造;城市支路坑洼不平,多条断头路、丁字路尚未打通,已规划的城市干道受财力影响迟迟未能启动建设;校园硬件还有缺失,部分学校餐厅、宿舍条件较差;城市建有大量老旧楼房,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艰巨;辖区没有区级医院,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还不高,难以满足社会需求。
面对诸多问题,区委区政府首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。累计投入独立工矿区教育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资金2.4亿元,新建改造了8所校园基础设施,还先后建成第一个室内文体场所——区文体中心,第一个涵盖足球、篮球、排球的室外球类场所——鹤源广场体育场,第一所民办高中——河南毛坦中学、第一个公共图书馆——鹤山区图书馆、第一个社区足球场——百灵社区足球场正在加快施工。激活了教育资源在全市各区生源最差的情况下,鹤山区教学质量连年提升,2019年中考升入重点高中升学率超过20%,本科上线率超过50%。
其次是加快补齐卫生短板。受辖区人口外迁影响,原鹤煤集团医院全部停止营业,辖区仅有乡镇卫生院,无法满足广大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迫切需求。为解决辖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,累计投入独立工矿区卫生基础设施改善提升资金1300余万元,对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村卫生室进行改造提升。同时,加大医疗卫生领域招商引资力度,先后建成辖区第一所专科医院——恒泰康精神康复医院,第一所民办综合医院——明吉医院,辖区医疗水平有效提升。
再次是持续加强社会保障。就业再就业不断加强,统筹抓好城镇失业人员、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帮扶工作,累计投入独立工矿区社区服务中心改造项目资金2500余万元,新建改建5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17个社区服务站,提升了社区服务能力。
中国改革报记者:斯兰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责任编辑: